您当前位置:首页
警惕这一商标!上百条链接下架,某卖家大面积篡改listing

时间:

2023-02-17

浏览次数:

暂无数据

FBA费用上涨似乎成了亚马逊卖家一年N度必经历程。去年11月,亚马逊发布公告称,自2023年1月17日开始调整多项物流费用。与此同时,为提高仓储利用效率,亚马逊还进一步细化了收费项目,如今部分新政将于四月份开始生效。


日前,不少卖家均收到了亚马逊的最新通知,4月1日起,将对每月存储费用征收存储使用附加费,对于仓储利用率高于26周且符合标准的卖家,亚马逊会在4月30日计算仓储利用率,并于5月开始收费。可以预见的是,一旦政策正式生效不免有大批卖家利润空间岌岌可危。


近年来,成本上涨之痛充斥着卖家的出海之路,从水涨船高的海运费到节节攀升的FBA费用,都深切影响着多数人的跨境销售。


然而,成本的飙升固然可怕,同行的恶搞更令人揪心。在面临FBA费N度涨价之痛之际,近日却有不良卖家乘虚而入恶意攻击店铺,致使上百条链接因此下架。


福建卖家大面积篡改listing,上百条链接被投诉下架


出海之路险象环生,最为防不胜防的便是同行的蓄意恶搞,轻则被亚马逊封号警告,重则全店铺遭殃。


了解到,近日一位业内资深卖家在微博爆料,有国内卖家发起恶意攻击,大面积篡改listing后进行侵权投诉,由此导致大批listing惨遭下架。有卖家几十条链接不幸中枪,更有卖家上百条链接全军覆没。


亚马逊listing被下架


据悉,始作俑者的“作案”手段主要是将大量listing的商标篡改为“OIMG”,以商标滥用及假冒产品不带测试购买为由向亚马逊投诉。


一位欧洲站卖家反映,其整个站点40条链接商标被改成“OIMG”,其中法国站4条链接被投诉为假冒产品,且在对方持续的恶搞下仍有越来越多listing不断被拖下水。


类似的情况发生在不少卖家身上:


“我意大利站的产品也中枪了,被投诉的假冒产品被预留了,描述被改成OIMG的,链接直接遭删除。”

“已经被他搞了好多次了,还好申诉后亚马逊恢复了。”

“我司前不久也遇到这个OIMG攻击,然后我查了listing,完全没有这个词。刚准备申诉结果亚马逊自动撤销。”


该资深卖家调查发现,恶搞者的背后是一家来自福建泉州的公司。公开信息显示,该公司创立于2019年,旗下注册有OIMG、OEMG等多个商标。


实际上,此前也曾发生一起类似的“closhion”恶搞事件。去年5月,有大批卖家同时收到来自“chenxiaohua”的侵权投诉。经搜索发现恶搞者的商标为“closhion”,然而被投诉商家的listing和商标均未涉及该词。在“chenxiaohua”持之以恒的邮件轰炸下,不少卖家大量链接被暂停销售。


亚马逊listing被下架


有卖家透露,其欧洲站店铺仿若中了木马病毒,一直遭到恶意投诉,然而尝试联系对方后,最终发送的邮件均石沉大海。


从“closhion”事件到“OIMG”,遭殃的卖家基本都是全类目沦陷。目前尚不知晓恶搞者的真实目的,除了发动恶性竞争外,也有卖家猜测可能这一切可能是商标服务商的“阴谋”,抑或是某人意欲测试新的黑科技方法。


恶搞者大施“宫心计”,如何防范?


所谓一入亚马逊深似海,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,不免有部分商家投机取巧,使用各类“宫心计”攻占竞争对手listing的防线。


目前最为普遍的恶搞手段便是侵权投诉。常见的恶搞套路包括注册关键词商标用于投诉、复制listing到独立站举报版权侵犯以及利用相似专利发起恶意投诉。


亚马逊listing被下架


如遇到关键词被抢注的情况,卖家可以到商标网站查询是否为TM标,并向相关服务商提出申诉。与此同时,也可以开case向亚马逊客服咨询具体侵权词汇并及时去除。如情节较为严重,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撰写POA申诉恢复。


总而言之,卖家在日常运营过程中,还需做好以下防范:


  • 知悉并严格遵守亚马逊知识产权保护政策,避免避免在产品标题、描述、图片等信息中使用侵权内容,确保产品的标题和描述准确清晰,不含误导性信息;

  • 谨慎选品,确认货源是否拥有品牌或专利,保障供货渠道的正规合法;

  • 在产品上架前,利用知识产权检索工具、专业服务机构等仔细核实是否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,如专利、商标、著作权等;

  • 定期对商品进行排查,确保标题、图片等未与其他listing出现重合;

  • 如果被指控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,则需及时保留所有证据,包括与权利人的协商记录、产品设计和制造记录等。


恶搞手段防不胜防,无论如何卖家都应建立起坚实的防护壁垒,以免被恶搞者有机可乘。


本文转自AMZ123,如有侵权,请联系处理,转载请说明出处!